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

SORRY

跟諸位曾在小弟Blog上留言的朋友說聲抱歉,
因為小弟不會常常上來看,
所以也就不大確定有誰在我的部落格上留言。

但最近已經知道如何設定,
在網友留言後,系統自動發一封信件到小弟的信箱。

總之,請各位安心留言。
小弟看到一定會回信的。

老紫砂 與 老青花

特別是在喝茶的時候,喜歡老東西。或者是自己的錯覺,總覺得喝咖啡是種時髦的事情;而喝咖啡則帶著三分的懷舊。這倒不是用前衛/落伍的二分法在看待 這兩種不同的農產品/飲品,也不是附庸風雅,彷彿自己趕忙著用洋人的事物、吃洋人的食物、喝洋人的墨水,就可以轉變成二毛子,乃至於變成「更高貴的金髮野 獸」似的。只是,喝著東方千百年的習俗,總不禁會沾染上些古意,於是,為了滿足我的偏執狂,我就去找了真正古的東西來更加復古。

找了一把老紫砂和幾只青花民窯杯。

所費無多,但整體感覺不錯,連帶也讓自己感覺良好。老紫砂,從老闆那邊換來的,用了一把鐵壺換的。問老闆會不會捨不得?老闆回曰:「無妨。反正我用 朱泥!」該壺據聞為清末品,八杯,窯溫高、出水好,顏色茄紫,和一般古壺紫砂的褐紫色有別。入水後會略有變化,泡養後則曖曖含光。雖蓋牆小缺,但不掩其 瑜。

(好!我承認我拍照技術很差,這張打光打的位置太怪了些,色偏頗大。)

青花民窯敞口杯,青花發色不一,有的濃豔厚重、有的則略微蒼白。且口緣多有一處小小嗑,近乎全美,但亦無妨,無芒口扎舌,茶湯可就口即可。每只數百 大元,購了六、七只,以自己目前的經濟能力來說,划算又值得,相較於貴貴貴,買來只敢貢著的官窯器,以及元明清龍泉窯青磁、號稱有宋的天目茶盞,我還是喜 歡這種帶有藍白相間,清實不華的青花民窯。

以一般人的觀點來看,此青花民窯杯略大,滿上約是120cc,但置茶一半喝普洱則適切。有人云,用老杯飲茶,茶湯滋味較佳。我不知是否其言為真,或原因為何?可想來,或許吃上古人口水,確實也有改善茶湯妙用也未可知?

善! 下回想弄把約莫六杯的朱泥,只不知何年何月得嘗所望?

鐵壺迷夢 - 有感 完(傳言三)

3.

老闆最常跟我說的話,就是:玩鐵壺要有耐性。

何解?

鐵壺不是銀壺,通常拿到手的時候,情況都不佳,而賣家通常也不會把壺調整到完美的狀態(時間、囤貨成本壓力等不允許)。所以,多是用硬水把壺內覆蓋上一層白色水垢,就完事了。可拿到手之後,也就不是那麼一回事。通常泡泡茶可以,反正水是清澈、無色無味的。賣家這樣賣,也夠對得起消費者了。但實際上,一把鐵壺是否能達到等級二、等級三,還是有待時間來驗證的,起碼,我想沒人會待在賣家那裡,等水泡個幾天之後,再來驗貨吧?


換個方式說,老闆也認為,既然賣家沒辦法搞到完美的狀況再出售,而拿到手的時候,狀況又沒多好,那麼,在入手一把鐵壺時,就必須先進入觀察期。給手上的寶貝愛壺一點時間,看看是否有發展的潛力。這話說的千真萬確!!而且有憑有據!!!話說老闆上個月出國公幹三週,他那把愛不釋手的雲色堂,就在辦公室閒置了三週。等老闆回台,用來煮水後,就一連感嘆了幾天(我就聽到老闆念了三次):

「唉~鐵壺不用就退化了!以前煮好水擺個幾天,清澈如許。現在是放幾個小時,上面就有鏽點了,看來又要重新煮一陣子了~」


誠哉斯言!用進廢退不止是適用於生物,鐵壺也是一樣。常用、常養護就可保持在良好的待機狀態上,不常用,那就等著重新來過。必然如此!(當然,小弟懶些,所以在買壺前,就會先挑一些『感覺』比較有潛力的再下手。以免花太多功夫整理)

但是,現在市面上何時有討論這方面的事情?NO! 反而是用一堆的方式,試圖掩蓋掉鐵壺內生鏽的情況,然後搞出個單寧鐵,把壺內煮的黑漆漆的。很想問,當生鐵起了化學作用後,那不跟以生漆或是鐵氟龍在內裡鍍上一層。這樣還需要用老鐵壺嗎?買把一、兩千塊的新鐵壺,不也滿足了同樣的需求?所以,還是耐著性子乖乖重複熬煮吧,別相信單寧鐵和水垢了!(這話是說給我自己聽的!)



一把鐵壺剛拿到幾天,水混濁不堪。




整理一週後,剛煮完的水色,清澈。

鐵壺迷夢 - 有感 III(傳言二)

2. 第二個必須要釐清的問題是,鐵壺的效果是不是無可取代的?若有,可能的替代方案為何?


根據坊間的說法,鐵壺可以軟水、讓水質較甜…

從小弟自己的經驗來看,鐵壺在這方面確實有用,特別是在水質較硬的中南部地區。

但是,如果要將鐵壺神呼其神地說成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,

我想,倒也沒有這種必要。



以鐵壺煮出的水的口感來說(就小弟喝到最好的水質作為標準…蔽老闆的雲色堂小壺),

鐵壺煮出的水質偏厚。

這個厚的意思,用咖啡的術語來說,就是Body較為厚實。

舉個例子,如果您有直接吃過川貝琵琶膏,那種近乎於膠質的感覺,就是Body厚重;

反之,則是像蘇打水那樣...Body薄。

鐵壺的水,就屬於Body厚的那種,水進入口腔後,會有一種「扎實」的感覺

(「扎實的水」?這個概念其實滿弔詭的),不但扎實,而且會有圓融的感受。

但問題就在於「圓融」這樣的感覺。

從正面來說,圓融是一種修飾的效果,可以把味道較突出、較繁雜、較毛燥的部分修整掉,

使得味道變得圓融渾然。

小弟猜測,正是這樣的效果,所以才會有許多人認為,

普洱,特別是老茶,很適合用老鐵壺來泡,

茲以為可以增加喉韻,也就是強化茶湯本身的Body、質,進而讓茶湯的存在感更顯著。

但這個效果從反面來說,卻是把一些細緻的味道給一起柔和掉了。

就像修照片的時候,加入了柔化的效果,美則美矣,卻帶了些許朦朦朧朧的遺憾。

而以老闆的話來說,就是「好鐵壺似真空管機韻味醇厚,銀壺則像好的晶體機,細節超多」。

這對我這種機車龜毛的完整滋味派追求者來說,反而不是一件好事。

所以呢,小弟喝到最好的茶,印象最深刻的普洱,

不是用鐵壺煮出來的水泡的,而是「陶壺」!

詭異吧?!陶壺耶!陶壺配上好的過濾器,反而有這樣的效果!!

退一步說,即使單就水來說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水,

也不是用鐵壺煮出來的水,而是「鐵壺加銀壺」。

這是我偉大老闆的發明,先鐵後銀,也就是先把水用鐵壺煮一次後,

再加到銀壺中再煮一次~

據老闆說,可以「在喉韻與香氣之間取得絕佳平衡」。

有沒有取得絕佳平衡我不知道,但確實是單比鐵壺搞出來的水更屌!!

所以,結論就是,鐵壺的可取代性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低。

反之,單就水質而言,可能有其他的可選擇項,或者是其他器材的搭配組合,

一樣可以達成相當的效果,又不需要像鐵壺如此大的成本。

或者是說,在您決定要買鐵壺前,您必須先確認平常飲用的茶品到底是什麼。

如果是烏龍茶系或者是台灣高山茶,可能,用把銀壺,效果會把鐵壺更好。

當然啦,這些都是個人的淺見,而且是建立在您沒有染上「古物成癮症」的前提上。

如果您和小弟,或者和小弟的老闆一樣,是喜歡鐵壺的質感和歷史感,和「玩」鐵壺的精神爽度。

那麼,鐵壺確實是在許多煮水器具中,非常非常非常值得擁有的一類。

畢竟,在用與賞之間,鐵壺確實比其他的器材多了幾分因歲月所賦予的質感和重量。

您以為然否?

陶壺一把,水質不論,重量、大小、操作性比鐵壺更佳。

茶中,應該沒有非如此不可的理由~

鐵壺迷夢 - 有感 II(傳言一)

道上盛傳,鐵壺會有山泉水效應,泡茶特別好喝。

這樣的說法源頭不知起源何處,
但小弟最早的印象,是從石昆牧的部落格上看到的。
生鐵壺能導致較高水溫、水質較軟,這樣的特殊性,個人使用在沖泡老生茶方面,尤其古董、印級茶。能讓老生茶的湯水更滑甜,泡水更長,質韻更佳;老生鐵壺比新鐵壺更明顯的優勢,但原因不明。」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caeb21b010009hx.html

這樣的說法,大概一直流傳到現在,
而且變成市場上普遍被相信的說詞(用英文來說,就是Myth:「神話」或云「迷思」。)
所以,對於水質變好這件事情...
是否真是如此?

就小弟以為,這中間起碼有幾件事情必須澄清,
1. 是否所有的鐵壺都能讓水質變好?
2. 是否有比鐵壺更好的用具?
3. 是否所有的鐵壺都立即可用?

1.
並不是所有的鐵壺都能讓水質變好。
這個斷言是真的!而且是事實。
同樣是鐵壺,但就是有些鐵壺就是不堪用。
在某茶藝論壇上,某位大大以為,不是鐵壺不堪用,
而是鐵性有差異,而適用於不同的茶品。
對這種說法,我只能說,他這種過於相對性的說法,太過隱惡揚善。
這樣的說法,只會讓一杯「好茶」的標準相對化,
而且,照這樣的說法,是否也乾脆不要用鐵壺,
用其他的茶具,一樣能夠找到適合的茶品。
那為何非得用鐵壺不可。

當然,我承認我對於「堪用」的要求較高,
高到不到等級二、等級三(區分標準請見前面的文章)即打入不堪用的行列。
但是,以我粗劣不堪的舌頭,都可以嚐到等級一的水中鐵味,
請問,教我如何相信所有的鐵壺都能夠整理到等級二、等級三,接著就變的堪用,
而所差異者只是「茶品適用性」的差異,而不是「水質」上的差異?

回頭說,水質一事。
目前市面上只講述生鐵壺的功效,但卻片面隱瞞了鐵壺中不堪用品確實存在的事實。
這就讓人有種錯覺,好似所有的鐵壺都OK,都可用,都好用。
這就造成兩個結果:
其一、濫竽充數。
許許多多不堪用的鐵壺,也搭上了生鐵壺的行列。

其二、金玉其外。
更可怕的其實是這點,現行市場上高價的是龜文堂、鑲金帶銀的鐵壺。
這個結果和第一點搭配起來,就變成了凡龜文堂即好鐵壺、凡鑲金帶銀即好鐵壺。
而忽略了即使外觀亮麗(而有些甚至可稱為俗豔),其本質仍是煮水器具的規定性。
忘呼其本質何為,而只淪入異化之使用(也就是為了賺錢啦),
這便是炒作了!


另一把龍文堂大國造,擺了三天的水,仍清澈如許。試問多少鐵壺能如此?


















另外一把XX堂,放了一晚上的結果就是這樣,水色渾濁。也許未來可以整理到OK,但誰知道呢?

鐵壺迷夢 - 有感 I

在寫鐵壺的文章裡,我一貫加的標題是「鐵壺迷夢」。之所以加這個標題,倒不是為了加上幾分文藝氣,而用那些酸溜溜的文藝腔。而是,在玩了十來把鐵壺,又看了老闆手上過去的幾把之後,最終仍覺得,所謂鐵壺,不過是春夢一場,醒後無痕。

為何如此說?又為何突然出此言?

起因乃在T4U論壇上,與人論及鐵壺一事。經濟對於每種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作用,由正面看,經濟力的介入可以讓某個事物蓬勃發展,使之為人所重視;由反面看,則經濟力的介入,也可能讓事物的發展異化,而失去了其原有的核心,簡而言之,就是人們所說的「炒作」。如過去的宜興紫砂、日前的普洱乃至於鐵壺…(當然,鐵壺是不是炒作?若是,又是在炒作的何種階段?凡此都是可被討論的)這些都在經濟力的介入下,從由事物本質的發展,轉而附加了其他的特性,
以求奇貨可居。原因無他,為「利」之所在而已矣。

而回歸最簡單的經濟學模型,即自由市場的供需模型,市場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所決定的。因此,為了能夠高價以售,許許多多的「傳言」就可能被附加到一件商品上。鐵壺,做為現今市場上的一件商品,自然不例外。


所謂的「傳言」有哪些??

請待下回分解!

鐵壺迷夢 - 龍文堂大國造的仿壺?

最近,老闆出國了。

出國前,他丟了幾本普洱壺藝,裡頭有「鐵壺特輯」的那幾本給我,說道:「好好研究一下,等我回來再還我就好。」老闆有命,怎趕推辭?於是我就開始用力看,死命看,看到後來~

歐~~~~有一處好玩的地方。普洱壺藝29期,有個Q&A的部分。有個問題寫到龜文堂的仿壺,回答者說,現在多數仿品集中在「大國造」還有「龜文堂造」的鐵壺上。看到這段話,我就不得不跳出來為某些鐵壺抱不平了~話說,現在老鐵壺的仿品,確實很多、很差、很爛,也確實集中在「大國造」還有「龜文堂造」上。

但是...其中有幾點必須說明白的:其一、大國的仿品,多是所謂的低仿。集中在那種四角、六角,內層有coating(或者塗漆或者鐵氟龍,或者鎕瓷)外觀新的比現在新品的南部鐵器還新。這種一看就知道是新製品,有必要大驚小怪嗎?但,當然也有比較好一點點的仿品,在外頭和內層特別作舊處理,就是弄上了一些很奇怪而突兀的鏽點上去。這種也是一看就知道,一整個不行的東西,那真的有必要為這種東西大驚小怪嗎?


其二、如果真的有必要大驚小怪,為什麼不把辨識方式說清楚、講明白?其三、大國造鐵壺其實是好物!老闆他有一把非常喜歡的大國造,也是那種六角型,上頭有圖、有詩句的唐風紋飾。據稱,裡頭的老水垢雪白無暇,出水清澈,水質也佳。實不相瞞,小弟也有一把,卻不是那種仿唐風的,而是日本傳統型制的。


也是平時在用的鐵壺,也是被小弟整治到出水清澈,置水隔日仍清澈見底,而且還是少見的砂鐵質,份量比一般鐵壺重上許多。小弟懷疑,這把上看明治期也是很OK的。最重要的是,這把一開始情況沒有那麼好,但隨著長時間使用,情況卻是漸入佳境、越來越好,確實證明了,鐵壺應該是要長時間使用後,才能定生死的!

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

鐵壺迷夢 - 雲色堂 part III - 特色辨別

要辨別是否為雲色堂的鐵壺,難度其實很高。

除去銅蓋上那四個大字之外:雲色堂造,好像就不一定有其他的特徵。

當然,有的雲色堂在壺身上是有落款的,蓋和壺身都有款,那當然著毋庸議,也不得再議。

可問題是,沒落款的就真的和雲色堂一點關係都沒有嗎?

老闆手上的水質最好的雲色堂,可也是壺身無款的呢!

那怎辦??

沒怎辦,就碰運氣吧!

後來,我老闆說,雲色堂的鐵壺壺身上總有些特殊的紋理,

用他的話來說,就是很有「禪意」。

後來我看一看他所謂的「禪意」...

很想跟他說,老闆,您別鬧了,那應該是鑄造的時候,工藝不好,所以上面有些凹洞,

這跟什麼禪意有什麼關係啊??



鐵壺迷夢 - 雲色堂 part II

雲色堂的鐵壺,前前後後看過好幾種...

一種就是和小弟手上有的一樣,素面無花、蓋鈕是黃銅製松子型摘。另外還有丸型略帶紋飾(或無雕紋),蓋鈕為銀鈕,其次則為壺身有文字草書落款,最後則是和田美之助造。

前三種的斷代小弟實在無能為力,但小弟比較傾向的想法是,壺身無款的可能年 代較久。理由很簡單,畢竟人對於商標的概念都是較晚才產生的,所以在壺身上落款,應該是對於商標辨識度的要求增加後,才會產生的。君不見,宜興紫砂古壺不 也是年代越晚,越喜歡在壺身各處加一些有的沒的章子嗎?再者,壺身落款也意味著工藝的要求較高,所以能夠在壺身上落款可能是工藝較進步之後的事情。

當然,上述兩個理由,也可以找到反對的理由:
其 一,壺品本身精緻度是一個問題。目前小弟看到壺身上有落款的雲色堂鐵壺,多是鑄造較精緻的中等容量鐵壺(約末1300cc左右,這種素面無花的通常是 1000cc上下的小壺)。如果說素面鐵壺工藝較粗糙,則可歸納入商品壺一類,而較精緻的鐵壺則是所謂名家壺...。其二,就鑄造工藝來看,如果依據龍文 堂等堂號在江戶時期就能夠生產出繁複紋飾的鐵壺,這個事實來看,我想這個理由的可能性就不大。畢竟,要我相信雲色堂的鐵壺,比這些個明治前期乃至於江戶期 的老到不行鐵壺年代更久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而且就資料來看,雲色堂應該也是明治後期乃至大正之間(即清末民初)才大量生產的。

而小弟之所以傾向,壺身無款的雲色堂年代較久,理由是,老闆玩過的四、五把雲色堂中(其中還有一把出現在普洱壺藝上),裡面水質最好,也是他目前在用的那把,就是這類素面的小壺。水質好到...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是:「出水清澈如山泉,放置數日亦不變質」。而他也老是和我炫耀說,他可以在週五煮好水後,放著等週一進辦公室,而壺中水還是清澈可飲用的。這也正是為什麼我會不斷尋找一把雲色堂的原因。
最終,我也有了,水質不錯,是我目前手上鐵壺最好的一把,雖還不到老闆手上的那麼神奇,但起碼也可以放置一、兩天,水還是清澈的,只是水面會略帶一、二鏽點,但基本上放置數個小時,乃至於一整晚是OK的。而這也已經比很多鐵壺好太多了!

以下就是放了一晚的證據!





可見到壺壁有一層老水垢,而壺底仍帶有鏽點,依據老闆的說法,還需要反覆使用,之後生鏽的速度會逐漸減緩、乃至停滯,然後就功德圓滿了。

鐵壺迷夢 - 雲色堂





這把是小弟目前最喜歡的鐵壺,也是一把較少人知道的東西:雲色堂鐵壺。

對於這個堂號有印象,其實是來自於老闆。他是這麼敘述的:日本雲色堂,一個傳奇但少見的堂號」、「雲色堂是水質最好的堂號之一」……,由此可知,老闆是多麼喜愛這個堂號。

可其實,這個堂號的鐵壺,就外觀來看,多數其實是不怎樣的。如果可以按照普洱壺藝的說法,把鐵壺也分成「光貨」和「花貨」,那雲色堂的鐵壺無疑是走光貨路線的,而且是光到不能再光的大光貨--光到外表平凡無奇。但就像雞蛋中也會挑出骨頭;垃圾中也會撿到黃金。老闆手上水質最好的鐵壺,正是雲色堂的鐵壺。也正因如此,在老闆的諄諄教誨下,小弟我也對雲色堂有著莫名其妙的「遐想」。總想著,有朝一日也能弄把雲色堂來玩玩,以和老闆比肩。

最終,好不容易找到一把雲色堂的鐵壺,而且是壺身無款的雲色堂(小弟對於壺身有款、無款的猜想,請容後再述)。容量約1100cc的小壺,壺壁厚度薄,但份量卻還挺沈的。是以猜想,當初用料應該頗為實在。

而究竟這把壺的出水如何?請待下回分解




壺身上下,就這四個字最值錢了~~

棗香?蔘香? (下)

話講到這裡,似乎也該說說小弟對於棗香和蔘香的看法。

嚴格來說,我覺得是兩者的味道沒有「絕對」的差異,而只有「相對」的差異。
這話很玄吧?
小弟的意思是,我也認同上篇當中甲方說的話:這種味道的差異是茶菜配料所引起的。
然而,因為小弟對於所謂棗香、蔘香的經驗僅及於80年的7581,
所以也只能就此略微敘述。

先說明所謂「相對地差別」究竟是什麼意思。
小弟竊以為,這兩種味道的「基調」其實是一樣的,
只是因為棗香的甜度和飽和度較高,所以才會有所謂「棗香」出現。
相較之下,所謂蔘香對小弟來說,
則是一種類似於焦糖、楓糖混合起來的味道,但卻是棗香再經老化的味道。
換言之,是棗香更延伸之後的味道。
這麼說,不是指小弟對於「蔘香」有偏見,相反地卻是小弟較喜歡的味道。

但不知有無注意到?
小弟前面說我認同味道的差異是來自於茶菜的不同。
後面又說是蔘香是更經「老化」的味道?

我的意思是,
在同種類相近年份裡的茶品,
之所以會有味道上的歧異,
正是因為蔘香磚用的是較為粗老葉,
所以老化的速度可能就較為快速--未老先衰。
也因此才會出現那種甜度和飽和度都較不足,但又是更加老練的味道。

這點是有可能的,依照大陸當時做茶的情況,
極可能一整批的茶裡面,是不同級數的茶料混著一起渥堆,然後再壓制成磚的。
也因此,一整批的茶裡面,有的用料較粗、有的較細。
這就導致了味道的不一致。

實際上說,是否棗香陳放再更久遠些,就會出現蔘香(老化)的味道?
小弟相信是可能,也是可以的。
只是在橫向比較,也就是在同年份同茶品的比較上,
之所以會有不同味道的差異。
小弟認為的原因是「茶菜級數」不同,僅此而已。
至於更老的七三文革磚...小弟實在無緣喝到,不知味道如何,也就沒有材料可以動筆來寫。
若是看官有人喝過,還請不吝給予指導,
讓小弟可以透過文字,意淫一下~

棗香?蔘香? (上)

話說,區區不才兄弟在下敝人我雖說是個無風不起浪,唯恐天下不亂的喀。
但是,看到近來在某茶事論壇上,火頭逐漸從時事延燒到政治,再自政治又燒回茶事。
(在此坦白,小弟是放火的始作俑者兼推手)
這次火燒的對象是80年的棗香和蔘香磚。
這種勱號為7581的中茶磚(應該吧?)
年紀不甚大,才約莫80多(跟動輒70以上的超高價產品來說,價格真的不高),
而且又是生茶,這更註定了這幾年價格高不了。

那...還有什麼好吵的?

主因就在於棗香和蔘香這兩種香味,到底是怎麼出來的?

甲方認為,棗香和蔘香的味道乃在於茶菜配方的不同:
用較粗老葉做出的會慢慢轉出棗香味;幼細茶菜做出的則會出現蔘香味。

乙方則認為,茶菜配方不是重點,棗香和蔘香的味道乃是時間長短導致轉化的不同:
都視同一種商品,只是會隨著存放時間的長短,從堆味至棗香、從棗香至蔘香、從蔘香變陳香。

因為小弟的茶齡實在不長,看過的茶也實在不多,
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的以為,如果在該論壇上面跳進去論,一定被巴到掛。
也因此呢,就很俗辣地躲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偷偷地講,簡單講,這種行為就是自爽。
好!以下開始自爽:

小弟採取一種後設的角度,認為這種爭議,基本上是「白搭」。
何出此言?
首先,吾人既然在科學時代,就應該講求科學精神,而科學精神就是在最基礎的控制變相。

1. 我們必須操作性地給棗香、蔘香下一個定義。
但最基本的這點卻是最有問題的一點。
首先,每個在網路上談論所謂香氣的,基本上都是各說各話,
而以自己的感官認知下定義。
所以A君說的棗香跟B君說的棗香可能相距甚遠;B君說的蔘香又跟C君說蔘香天差地別。
在這種情況下,討論的對象從根本上可能就完全沒有交集,
那後面的討論還有意義嗎?

2. 對於茶品的討論,必須要控制變項。
最起碼,要論茶菜配方對於味道的影響,
就必須要限制在同年份的、同類茶品,
然後找出是否有不同的配菜,而不同的配菜又是否會對不會味道有所影響。
再繼續進行下一步,找出不同年份的同樣茶品(限制在相同或相近的茶蔡配方),
然後歸納相同的茶菜配方是否在不同年份仍然有相同的味道。
這才是合宜的而適切的討論。

但,該版的討論方式,卻是以73棗香磚論80棗香磚,
再從80棗香磚推估90棗香磚。
或者是把不管73、80、90通通兜在一起來論。
我很懷疑,這樣的討論是否真能論出一個所以然?
再者,我也很懷疑,是否這些茶品都被人所喝過?
如果沒有被喝過,而看封面寫棗香磚字樣,就說是棗香磚...
(而且,真的有那種東西?封面就寫棗香磚??太屌了吧??
棗香、蔘香等差別,不是盤商、零售商甚至終端消費者自行對於口感的區分嗎?
怎麼會有茶廠出貨的時候,上面就寫『棗香磚』?)

這種混在一起的討論,是否真的能論出一個結果?
還是最終流於各說各話?
我想,我的想法比較偏向後者。
而同時也期待真的有人,願意辦個茶會,然後多拆幾餅做個比較~
如此才真的有討論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