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

棗香?蔘香? (上)

話說,區區不才兄弟在下敝人我雖說是個無風不起浪,唯恐天下不亂的喀。
但是,看到近來在某茶事論壇上,火頭逐漸從時事延燒到政治,再自政治又燒回茶事。
(在此坦白,小弟是放火的始作俑者兼推手)
這次火燒的對象是80年的棗香和蔘香磚。
這種勱號為7581的中茶磚(應該吧?)
年紀不甚大,才約莫80多(跟動輒70以上的超高價產品來說,價格真的不高),
而且又是生茶,這更註定了這幾年價格高不了。

那...還有什麼好吵的?

主因就在於棗香和蔘香這兩種香味,到底是怎麼出來的?

甲方認為,棗香和蔘香的味道乃在於茶菜配方的不同:
用較粗老葉做出的會慢慢轉出棗香味;幼細茶菜做出的則會出現蔘香味。

乙方則認為,茶菜配方不是重點,棗香和蔘香的味道乃是時間長短導致轉化的不同:
都視同一種商品,只是會隨著存放時間的長短,從堆味至棗香、從棗香至蔘香、從蔘香變陳香。

因為小弟的茶齡實在不長,看過的茶也實在不多,
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的以為,如果在該論壇上面跳進去論,一定被巴到掛。
也因此呢,就很俗辣地躲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偷偷地講,簡單講,這種行為就是自爽。
好!以下開始自爽:

小弟採取一種後設的角度,認為這種爭議,基本上是「白搭」。
何出此言?
首先,吾人既然在科學時代,就應該講求科學精神,而科學精神就是在最基礎的控制變相。

1. 我們必須操作性地給棗香、蔘香下一個定義。
但最基本的這點卻是最有問題的一點。
首先,每個在網路上談論所謂香氣的,基本上都是各說各話,
而以自己的感官認知下定義。
所以A君說的棗香跟B君說的棗香可能相距甚遠;B君說的蔘香又跟C君說蔘香天差地別。
在這種情況下,討論的對象從根本上可能就完全沒有交集,
那後面的討論還有意義嗎?

2. 對於茶品的討論,必須要控制變項。
最起碼,要論茶菜配方對於味道的影響,
就必須要限制在同年份的、同類茶品,
然後找出是否有不同的配菜,而不同的配菜又是否會對不會味道有所影響。
再繼續進行下一步,找出不同年份的同樣茶品(限制在相同或相近的茶蔡配方),
然後歸納相同的茶菜配方是否在不同年份仍然有相同的味道。
這才是合宜的而適切的討論。

但,該版的討論方式,卻是以73棗香磚論80棗香磚,
再從80棗香磚推估90棗香磚。
或者是把不管73、80、90通通兜在一起來論。
我很懷疑,這樣的討論是否真能論出一個所以然?
再者,我也很懷疑,是否這些茶品都被人所喝過?
如果沒有被喝過,而看封面寫棗香磚字樣,就說是棗香磚...
(而且,真的有那種東西?封面就寫棗香磚??太屌了吧??
棗香、蔘香等差別,不是盤商、零售商甚至終端消費者自行對於口感的區分嗎?
怎麼會有茶廠出貨的時候,上面就寫『棗香磚』?)

這種混在一起的討論,是否真的能論出一個結果?
還是最終流於各說各話?
我想,我的想法比較偏向後者。
而同時也期待真的有人,願意辦個茶會,然後多拆幾餅做個比較~
如此才真的有討論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