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10日 星期日

太陽瓶子草第一彈:H. minor

因為呢,實在是因為人在外地,沒有什麼可以拍、可以寫的關係,只好開始撈過界,開始玩太陽瓶子草。所以,從這一次開始,陸陸續續會介紹一些太陽瓶子草給各位看看。

太陽瓶子草的屬名Heliamphora,是由希臘字母helos(沼澤)及amphora(壺、罈)而來,其意為沼澤地裡的小壺,實在相當貼切。這種有趣的植物長在南美熱帶地區的高原地帶,主要分佈在委內瑞拉南部(Venezuela)、圭亞那(Guyana)和巴西(Brasil)北部。和豬籠草不一樣的是,太陽瓶子草都是高地的植物,生長所需環境非常單一,不像豬籠草分成高地和低地,而有不同的栽種方式。


這次要介紹的是瓶子草裡面的小型品種-H. minor,minor該拉丁字根是「小的」意思。所以呢,這小東西就不像它其他的親戚一樣,大到可以到50公分以上。通常這小東西在原生環境裡,每個瓶子約略有10-15公分高,3-4公分寬。海拔分佈為1900-2500公尺左右。光線需求量大,且會影響到瓶子的形狀,舉例來說,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,瓶子上端的「小蓋子」會慢慢縮小而整個瓶子會變成「漏斗狀」,但如果陽光充足的情況下,瓶子則會變成「管狀」,如下圖中近乎紅色的小瓶子就是正常生長的,而他後方那個就是光線略不足的情況產生的瓶子。而根據《Pither Plants of the Americans 》一書所提,在原生地,如果接受完全的陽光,瓶子會變成整個紅色的,而如果是遮陰20%,則瓶子會變的較大,且只有頂端變成紅色,但一直到遮陰40%則會造成太陽瓶子草的死亡。然而,在人工栽培的環境下,是否這樣的光線要求還是一條鐵律,筆者還有點懷疑。起碼,就我在德國這邊看到一些人的栽培環境來看,採用人工光源,且略陰暗的情況下,還是會生長的,只是生長的情況可能不是很佳,而這就需要後進有志之士來驗證了。


再者,栽種這種熱帶高地的東西呢,重點在於極大的日夜溫差,並且給予一定程度的濕度。這點和高地豬籠草相彷彿。而介質的使用上,也有不同的見解,有些人認為使用泥碳土搭配細沙以及珍珠石較符合原生地環境,但亦有人使用活水苔,或者水苔配合珍珠石等,然而大部分是建議使用透氣、疏水的介質較佳。個人意見是-在台灣的高溫環境下,使用透氣性較差的介質,可能容易造成爛根,與其如此,不如使用較透氣的介質。而澆水頻率上,原產地常可看見太陽瓶子草泡在水裡,然而,似乎在人工養殖的環境裡,這樣的作法好像也容易造成爛根,所以,一樣建議保持根部的透氣,略保持根部濕潤即可。

當然啦,睡豬在台灣的時候是很少有機會碰這種高地植物的(其實是也有碰,但通常最終以蒙主寵召作結),所以,栽培經驗其實不多,而現在在歐洲所面對的栽培環境又和台灣有些差異。希望呢,眾看倌如果有相關的栽培經驗,也能夠不吝賜教喔。

3 則留言:

Duckking Chen 提到...

佐佐從以前就很想要養這種瓶子草說~
可是以往總是害怕他們也被耶穌招喚回去,
只好作罷!可是...最近看到了華陽出了一批貨,
也是太陽瓶(可是不知道品種)
聽說是死掉一大批才殘存下來的生存者,
強嫩得很?!所以就破費買回家來嘗試看看,
介質佐佐到時會打算用蘭石配上泥炭土,
看看能不能夠支持下去,
他們現在都還是小孩瓶。
有機會再和睡豬分享囉~呱!

Unknown 提到...

請問一下您的太陽瓶子草是否有結種子,若有的話是否可給在下幾顆(可以用信封回郵) fishpigrooster987654321@yahoo.com.tw

sleeppig 提到...

SORRY,
您來的太晚了~
我已經沒種植物摟~
已經出清了~~抱歉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