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10日 星期日

稀有小型豬仔 - N. campanulata

久未發報,被一缸子通緝,特別是系統三不五時就會寫信過來催搞,所以,只好趁著手邊沒什麼事情的時候來發個報紙。
最近拿到了一棵很吸引人的豬仔—N. campanulata。在介紹這一棵豬仔之前,先來說個故事。在1957年時,Dr. Kostermans在加里曼丹(Kalimantan)東部的一座石灰岩地質的山上採集到了一棵稀有豬籠草的標本,到了80年代,該地區發生了多次森林 大火,因此,這棵豬仔在當時被認為已經絕種了。但是到了1997年,許多的探險資料出籠,這棵神秘且迷人的豬仔又再次地被人發現。而這棵豬仔,就是今天的 主角,長在石灰岩壁上的小型豬仔N. campanulata。


這棵低地種豬仔最大的特徵,當然就是他那漏斗狀的瓶身,以及迷你的體型。這棵豬仔在籠蓋打開之後,籠口會慢慢地撐大,直到撐成一個漏斗的形狀(如同第一、 第二張圖片),然後長成最大5公分左右、淡綠色到黃綠色的小瓶子。那迷你的體型和特殊的籠子造型,成為許多玩家汲汲想要找到這棵豬仔的主要理由。也因此, 這一棵豬仔在一被組培推出後,供應商就以天價販售,但是,許多「英勇」的玩家還是前仆後繼,也因為這些先烈的「犧牲貢獻」,才使得吾等小玩家能夠慢慢吸收 前人的經驗。話說到這裡,請各位讀者脫帽,為了Jacksonㄍㄡㄍㄡ已然被上帝帶去種的那全台灣第一棵N. campanulata,致上最崇高的敬意。(哈~~Jacksonㄍㄡㄍㄡ不要打我~^^)
另外,這一棵不會像其他豬仔一樣,以上位籠的籠蔓攀附在其他植物之上(而且,好像也不會長出上位籠?!)。而是會跟N. ampullaria一樣,長成一根長長的藤蔓延伸出去,然後在藤蔓上長出一小叢一小叢的生長點出來,這或許是因為其生長環境在陡峭岩壁懸崖上,所以不需 要攀附在其他植物上吧?總之,如果您手上也有這棵,而且長成這個樣子,拜託千萬要記得叫我去拍照。



這一棵因為長在石灰岩壁上,就如同N. northiana一般,不知道會不會因為如此,而使得其種植的介質需要加以留意?但筆者目前還是以純水苔來種植,好像情況也普普,而以國外供應商的介質(泥碳土、珍珠石、樹皮、蛇木屑)來說,似乎也不需要特別調整介質?!
再者,筆者在種植這棵豬仔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濕度問題,依照目前手上的植株狀況來說,好像需要比較高的濕度,才能更正常的生長(也就是能夠長大啦!!), 當然,這可能是需要馴化的,但是,目前的情況是如果不提供足夠高的濕度,植株會變小,且無法結出正常的瓶子(籠蓋會變的怪怪的,如同此圖,或許這還是小孩 瓶?),當然,如果有人能提供種植上的不同意見,麻煩也請跟筆者聯絡~多謝。 (感謝Malesiana Tropicals提供照片以及相關資訊。 Thanks Malesiana Tropicals for Photo and ralated informations)

這一棵因為栽培的資料很少,而且,目前筆者也還在摸索中,所以,僅只能提供筆者目前的栽植資料供大家參考:
1. 栽培介質:比照一般豬仔,但是透氣性要良好,以避免爛根,筆者目前以純水苔種植,但建議以蘭石為基礎的質材,有人提供資訊,加入石灰岩會有不錯的效果。
2. 澆水:土乾後再澆,這一棵根部不適合過於潮濕。
3. 光照:全日照到遮光25%,夏季可遮到50%,光照度夠會長的比較好,雖然這棵也挺耐陰。
4. 濕度:較高些,但或許等適應後,可以緩慢降低濕度需求。
5. 溫度:雖然是低地種,但是似乎在冬天也可以撐過去,不過,相當不建議冬天放在室外,比照一般低地種種植為佳。

沒有留言: